➯✎➛
40多年前,刚刚走上讲台的李镇西就带着学生们干了件“大事”。他制作了班训、班徽后,觉得还缺少一首班歌。于是,他发动全班同学写歌词。歌词写好了,大家商量着请谁作曲,“我们请谷建芬阿姨写吧!”当时,谷建芬谱写的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等歌曲风靡大江南北,能请到这位“名人”吗?李镇西带着学生们给谷建芬写了一封信。没想到,一个多月后,谷建芬不仅谱好了曲子,还请词作家王健修改了歌词。
带着学生疯玩,玩出花样,是李镇西一直坚持的教育方式。1995年,他在一所普通高中带高三毕业班。别人都以为在升学压力面前开云app手机入口,李镇西会低头退让,改让学生刷题。但没想到他依然故我——带着学生们到油菜花田里上课、读小说、办刊物、演春晚节目……总之,怎么解压怎么来。“让学生们在学习最紧张的时刻,也能感受到班级的爱和温暖。爱比什么都珍贵。”高考成绩证明李镇西是对的——全班51个学生,36人上本科线。
在李镇西眼里,比带好一个班更重要的是关注一个个的人,去尊重和研究每一个孩子。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不便公开谈论的苦恼,李镇西想了一个解决办法——让孩子们给他写信。在信里,他们倾诉心事、谈论看法。“每天晚上我拆开他们的信封,就感觉遨游在一个个心灵的海洋,我在做着教育本该做的事。”回信先打草稿,再誊写一遍是他的习惯。平均一晚上回信五六封,他坚持了三十多年。后来,他把信的内容集结成册,成为他的第一本专著《青春期悄悄话:致青少年的101封信》。
看着一届届学生的毕业照,李镇西感到很幸福:有的学生被他劝说专注优势学科发展,后来成为知名音乐制作人;有的顽皮学生在他的引导下,成为省足球队总教练;有的学生成长为电影《中国机长》角色的原型人物。更多的学生成为公务员、医生、工程师、教师、公交车司机……“他们如果正直、善良、有文化,就是我的好学生。”
2018年,李镇西退休前,学生们纷纷赶来上老师的“最后一节课”,120人的阶梯教室里挤进了400多人:有一家三口,有一家三代人,有从海外赶回来的学生,有代替孩子来上课的父母。上课的同时,还不断有电话打进来问候……“他们专注地看着我,眼神依然清澈明亮,这就是属于我独有的星辰大海。”李镇西的幸福洋溢开来,“每个老师一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和课堂,因为那就是你的星辰大海。”
😮(撰稿:纪燕树)“讲好中国故事,与时代同脉搏”---《珠山记忆》首发式
2025/04/02尤馨学👟
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系:“三联”共建激活乡村振兴数字新引擎 “三力”全开提升乡村智能治理新动能
2025/04/02钟诚磊🥢
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:“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”
2025/04/02元瑗雯🤞
“老幼共养”普惠服务点托起“稳稳的幸福”
2025/04/02农睿光📂
“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”(大道之行)
2025/04/02申屠庆康➊
安徽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
2025/04/01司河美🎧
11版文化 - 做好免预约的后半篇文章(快评)
2025/04/01从翠儿📮
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摩登女子与娜拉叙事
2025/04/01卢凤晶m
藏粮于技,夯实粮食丰收基础(人民时评)
2025/03/31江宁艳j
最新动态:俄外交部表示俄美暂停战略稳定和削减战略武器谈判 乌方称乌能源设施和输电线遭大规模袭击
2025/03/31樊江可✥